摘 要:随着高校志愿服务队伍的壮大,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和发展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也出现了诸多困难,必须加强组织引导,促进相互合作,推动协调发展。将激励理论引入到高校志愿者管理中,立足于高校志愿服务领域,对高校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的本质及可行性分析进行研究,找出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存在的核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管理机制;激励理论
通常来说,志愿者是指“出于自愿,不为物质报酬,通过一定的组织将其时间、精力和技能贡献给社会进步事业的人”。当下,由于高校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在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或大型赛事中得到体现,从而也吸引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然而,事实上普通高校志愿服务面临诸多困难,如志愿者队伍规模较小、人员结构单一、参与度偏低、服务水平不强等。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管理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性低、缺乏持续动力的症结所在。如何完善高校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应当是社会、学校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一、高校志愿者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高校志愿者管理模式下,高校管理者多侧重于优化人力资源的控制,从人力成本和社会影响出发确定志愿形式和规模,其中命令型管理模式在高校志愿者组织中最为常见。从单一的组织运行结果看,这种管理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志愿者自身的需求来看,单一的组织管理模式显然是不够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缺乏合作与协调机制。当前高校志愿者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授权志愿者自主权利,志愿者是被动执行既定的组织计划和任务。在这种管理情境下,各部门或者说各小组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均希望以最优或者最有效的方式完成既定目的和使命,由此导致“各自为政”的情况普遍存在,出现缺乏合作与协调的组织障碍,影响志愿目标的实现。
第二,缺乏志愿者风险管理机制。志愿者风险管理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干预,从而使志愿者发生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然而,当下高校对志愿者管理过程中进行风险识别的意识不强,更多的是依赖于过往的信息或者先前经验,主观性较大,对于风险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做得不够,在志愿服务项目中出现的风险问题,缺少反应机制,应变较慢,难以减少和避免可能给志愿服务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缺乏志愿者退出机制。实施志愿者退出机制,对于高校志愿者管理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其目的在于规范志愿者的招募、录用和退出流程,使之成为一个科学的闭环。如今,多数高校对于不合适或者不能胜任志愿工作的志愿者并没有具体的退出操作,志愿者管理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
二、高校志愿者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剖析
对于志愿者而言,高校志愿者管理模式最大的影响是降低了其工作满意度。
高校志愿者在组织机构上从属于学生管理部门,内部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难形成稳定的人员关系,需要适当的外部行政管理来保证组织的长期稳定运行。但是,过多的行政管理,导致高校志愿组织行政固化现象严重,造成资源分散、多重管理,难以有效整合志愿者个体,发挥整体效益,容易挫伤志愿者工作积极性。 从管理机制上分析高校志愿者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第一,高校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基本是由学校指派,由此带来的是行政化的工作和管理方式以及行政化的思维习惯,而且高校志愿者组织行政指令化普遍存在,主管学校志愿者组织部门的行政指导行为往往成为开展日常管理和活动的指令。这限制了高校志愿者的创新思维,打击了他们的创新热情。
第二,高校志愿者组织的行为运作模式直接影响高校志愿者组织的日常管理,其运作规范习惯性采用科层制和问责制,但是这与健全、成熟的志愿者组织运行模式大相径庭,也导致了部分高校志愿者组织官僚化现象严重,增加了高校志愿者的不适应感。
第三,高校志愿者组织普遍缺乏内部竞争力,应有的职能缺失,招募机制不够规范,具有盲目性;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机制不够完善,没有针对性;大学生志愿者日常管理不全面,缺乏必要的评估、反馈和约束,志愿者自身的活动积极性、创造性受限,内部成员逐渐失去自我认同度和责任感,也影响了志愿者组织的吸引力。
高校志愿者组织较之一般性社会群体志愿组织有很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参与者具有学生的身份,因而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色彩。但是,如果不建立符合高校管理的高校志愿者管理机制,不仅无法发挥高校志愿者应有的价值,而且会成为高校志愿者组织发展成长的障碍。
三、基于激励理论构建
高校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的设计与策略
志愿活动的利他性与人的利己主义存在矛盾,需要引入合理的激励理论,构建适行的激励机制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激励理论被分为四种类型: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和综合激励模式理论。有调查研究显示,不少高校志愿者认为高校志愿活动中存在内容过于形式化、受限太多及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从管理模式上解决高校志愿者满意度低的问题。根据激励理论,笔者设计了如下管理机制。
(一)管理机制设计
在激励理论的框架下构建的高校志愿者管理机制:
(二)设计简述
在这个模型中,将高校学生志愿者管理组织管理机制分为宏观管理机制和微观管理机制两个部分。从宏观方面上说,行政指导应该在对志愿者组织规划和弘扬志愿者文化精神上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志愿者组织作出正确的方向选择,激励志愿者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微观方面上说,应该充分发挥志愿者组织自我管理功能,将招募、培训和管理纳入统一的工作流程。在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反馈信息,而后制定相应的激励策略,完善管理。
在高校志愿者组织管理机制设计中,应该关注一些重要的关键因素。首先,以往的高校志愿者管理机制中没有强调和突出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指导的问题。如前所述,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够及早并准确地对高校志愿者组织进行定位,采取恰当的措施和手段。在这一过程中,行政指导具有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尤其是组织架构的梳理以及经验的学习、传递。行政指导具有补充与替代、协商与沟通、引导与促进三重行政功能,能有效地弥补行政干预不足或干预过度的缺陷。其次,以往的高校志愿者管理机制中忽略了志愿者组织自我的平衡和修正问题。尽管以往高校志愿者管理机制突出了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但忽略了只有组织在自我管理修正的过程中,才能够使组织成长与抗压适度匹配均衡,从而实现健康成长。
高校学生志愿者管理激励机制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激励机制的理念指导作用。它承载了高校志愿活动激励制度和方法的核心价值理念,并为激励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依据。其次,激励机制的制度保证作用。高校志愿者组织必须建立好完善的制度机制,包括培训制度、奖励制度、考核制度、竞争制度等等,让各项制度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发挥激励作用。再次,激励方法的管理核心作用。有效地运用激励方法是高校志愿者组织实现志愿者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的协调统一的关键保障。最后,激励环境的组织凝聚作用。组织是高等院校管理的重要功能,是高校志愿者激励的基本依托。高校志愿服务的共同目标把志愿者凝聚在一起,相互协作,彼此依赖,确保了成员间的分工和协作,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结构,实现激励目标。
(三)高校学生志愿者管理的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是激励机制运行的前提和保证。科学合理的激励策略应当涵盖了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高校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行为标准,以强化某种行为,鼓励志愿者更加积极主动的策略,形成正向激励的导向。或是采用惩罚的手段,以防止或禁止某种行为,形成负向激励。
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策略是基于理性化的管理机制下,采用不同的策略组合,激励大学生志愿者能够团结、稳定、高效地参与到志愿活动中,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个人需求和社会期望上相对一致。不同的激励策略对大学生志愿者个体而言,具有不同效果,掌握不同的激励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做好管理工作。
1.口头激励。在志愿活动过程中,观察志愿者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式评价,为志愿者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志愿者不断的大胆尝试,不断增强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
2.荣誉激励。对志愿服务情况进行考评,考评情况作为评定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学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及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参考因素。这种激励主要是满足大学生志愿者被社会认同的内在需求。
3.成长激励。高校志愿者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更为关注个体成长。高校志愿者组织在对志愿者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对志愿者态度、动机和行为的培训,实现知行合一,从而提高认同度和满意度。
4.工作激励。志愿者工作本身也是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激励因素,因此应该加强志愿者活动的内在吸引力。工作激励的核心是人尽其才,志愿活动涉及组织、筹划、协调、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安排适合的志愿者做合适的事情,让工作能够充分体现每一个志愿者的价值,从而激发志愿者的工作热情。
5.环境激励。环境因素的改善有利于防止大学生志愿者消极懈怠,保持工作积极性。如何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结合、如何促进组织和志愿者的共同成长是高校志愿者队伍建设及制度管理和核心要义。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搭建有效的沟通渠道,才能为志愿者之间提供和谐相性的环境基础。
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而构建一个有效合理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更是需要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参与,形成一个支持志愿服务激励顺利运行的社会支持网络。因此,高校志愿服务的系统性的激励策略,是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的结果,是保障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作者:李燕,任学兵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