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前沿 >> 正文

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路径探析

日期:2022-12-01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摘 要:志愿服务在高校实践育人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高校志愿服务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却面临着机制建设模糊、项目供给失衡、保障措施欠缺等困境。高校可通过明晰组织定位、丰富志愿服务形式等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活力;通过推动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建立协同运行机制、设立志愿服务合作基地等措施优化供给需求关系;通过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星级评价机制、“五星级”激励机制、保障活动经费和场地等构建激励保障体系,形成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的新局面。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高校开展实践教育的必要性。新时代,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对于引导高校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校志愿服务事业飞速发展,大学生志愿者在国际会议、体育赛事等活动中锻炼了自身能力、展现了青年担当。但是,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仍面临着志愿组织定位模糊、个人能力与项目供给失衡、激励措施欠缺等问题,制约了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发挥。因此,分析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发挥存在的困境,探索完善育人功能发挥的路径,对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逻辑理路

1.开展高校志愿服务的历史逻辑

回顾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起步、广泛动员、深入发展。1993年,团中央、铁道部在全国范围内动员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在各铁路沿线和车站开展“为旅客送温暖”活动,至此,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拉开帷幕,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1994年,团中央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部分高校开始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此后,各级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我国高校志愿服务进入广泛动员时期。1995年,团中央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区援助活动”,这一举措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由校内向校外扩展,在社会上展示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1997年,团中央、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发起“三下乡”活动,此后每年,数以百万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偏远山区,把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理想扎根在乡村、付诸于行动;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发起“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志愿者走进西部贫困地区,为国家战略安全和平衡发展保驾护航;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超过10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各项赛事志愿服务共计1,600万小时,为各项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重要保障。此后,我国高校志愿服务迈入深入发展阶段,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在北京世园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大型活动中日渐活跃,成为保障国家大型活动成功举办的重要力量。同时,各高校意识到志愿服务在实践育人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逐步探索推进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为志愿服务提供教学保证。

2. 开展高校志愿服务的理论逻辑

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我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提高我国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的指导思想之一。开展志愿服务能够丰富思政教育课堂的形式,有效增强思政课堂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同时,志愿服务又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高校学子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接触社会、体验社会、了解社会,培育爱国主义情怀,促进思想走向成熟。因此,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逻辑

高校通过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其 加强认知、塑造人格、树立理想,从而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是相对独立的场所,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通过长期参与志愿服务,体察民情、国情和世情,在专业素养、三观培养等方面逐渐形成科学的认知。高校志愿服务是促进大学生志愿者人格健全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是主动担当的表现,使得学生将志愿精神逐渐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针对青年学生的“培养高尚道德品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与人沟通交往和合作能力”的育人功能也日益凸显。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可预测的困难,如时间冲突、志愿行为被人误解等,学生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综合素质,而且也引导其形成服务社会的行为品质。

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发挥面临的现实困境

1. 课程化建设缺位

志愿服务是一种在志愿精神感召下开展的社会公益服务,强调志愿服务个体或组织的自发性和自愿原则。高校志愿活动与团学组织紧密联系,共青团为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但存在“重实践、轻理论;多服务,少研究”的现象。现阶段,部分高校将志愿服务定位为课余活动的范畴,缺少学分化的课程管理机制,没有明确的课程实施计划和学科培养方案,也并未给予相对应的学时分配,难以保证志愿服务的学生参与率和覆盖率。志愿服务课程缺乏专业的授课教师,缺少“第一课堂”的理论讲授,大多数高校主要通过报告会、讲座、岗前培训等形式开展课程教育,内容缺乏理论深度。志愿服务课程缺少科学专业的配套教材,缺乏全面系统的教辅资料,教师授课没有固定的教案、讲义和讲课提纲,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也缺少系统的理论思维指引,缺乏优秀案例作为示范参考,志愿服务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2.需求与项目供给失衡

现阶段,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需求和供给处于失衡状态。一是人员数量上的失衡。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方式以“项目制”为主,有项目才被需要的模式存在人力资源分配不均的隐患。近年来,我国承办国际性会议、文化交流、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的机会持续增加。筹办大型活动期间,需要招募大量的学生志愿者,志愿项目供大于求,志愿者人力资源不足;没有大型活动时,大量的学生志愿者处于空闲状态,志愿服务项目供不应求,志愿者人力资源过剩。二是个人能力上的失衡。高校志愿服务参与门槛较低,大学生志愿者缺少社会阅历,容易造成志愿者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的情况。三是项目质量上的失衡。当前,高校更加注重大型志愿服务项目的发起和服务成果,使得除了统一组织的重大志愿服务项目有明显成效外,其他志愿活动明显缺乏有效性,难以实现常态化发展。

3. 激励与保障措施不足

高校志愿服务缺乏公平合理的激励评价体系。当前,高校志愿服务的评估认证方式仍为“公章证明”,只注重结果,却没有将服务过程纳入评价体系中。学生志愿服务成果未纳入毕业、深造、就业等考核体系中,使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受到制约。一是高校志愿服务缺乏常规有效的教育培训体系。目前,多数高校尚未开设志愿服务课程,也未组织常规化的志愿者培训,往往在活动即将开展前,才知道服务的具体内容并对学生进行简单培训,难以形成志愿者教育培训体系化、专业化。二是高校志愿服务存在较多的硬件约束。志愿服务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拨款,使用场地为校内场地,但高校工作重心是教学和科研,资金和场地均向日常教学和科研活动倾斜,对志愿服务支持力度不足,制约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高校志愿服务思想育人功能发挥的实施路径

1. 充分注重高校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以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为契机,将志愿精神和育人功能有机融合,让大学生在志愿过程中发挥特长、服务社会、贡献力量。高校应在总结本校志愿服务开展情况的基础上,探索符合学校特色的志愿服务课程培养方案。一是课程实施方面。合理配置教学学时与志愿工时,在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制定课程的“硬”性考核指标,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列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强”等“软”性育人目标。二是在课程实施的外部环境方面,加强与政府机关、行业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外部支持平台的沟通和联系,以“校企结合”“校地合作”的形式共同对课程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三是在课程结构方面,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效结合,共同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教学内容方面,规划好教材及讲义内容,开发适合学校实际的教辅资料及学习资源,实现课程的“深度教学”。四是授课教师方面。邀请校外志愿服务专家、学校思政课教师、共青团干部等组成专业教学团队,加强学术前沿理论研究,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理论辅导和实践指导。同时,面向全体授课教师开展志愿服务教学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

2. 优化供给需求,志愿项目常态化

高校志愿服务平稳发展的关键在于优化供求关系,促使志愿者人力资源和志愿服务项目资源在数量、质量等方面达到动态平衡。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指导作用,搭建线上线下联合的志愿服务平台。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尽可能地了解志愿者的能力特长和性格特征,建立志愿者数据库,保证志愿者人力资源充足。另一方面,要不断延展项目深度,开拓项目广度,通过志愿服务合作基地,稳定项目资源,扎实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难题。为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服务质量,高校应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育人的大格局中,长期开展志愿者培训,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强化志愿服务意识,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参与能力,以更积极的态度和更全面的素养参与到服务活动中。建立健全高校志愿服务协同运行机制,横向联合不同类型的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拓宽志愿服务项目资源,实现学生专业优势互补;纵向联合志愿者联合会、街道、社区等部门和组织,立足社会、贴近社会,提供更全面的实践育人平台。

3. 构建激励体系,提升保障力度

完善公正合理的评价激励体系是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根本保障。可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星级评价机制,加强过程管控和审核,将团队角色、服务态度、服务时长、活动难度、服务对象评分、后期总结等因素均纳入评价体系中,根据综合表现界定志愿服务质量,予以相应的星级评价。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星级评价机制相对应的是“五星级”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以星级的方式建立学生志愿服务成长通道,并给予相对应的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精神鼓励指通过举办表彰大会、线上推送等方式宣传在志愿服务方面的先进典型,鼓励其坚持参与志愿服务,同时也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吸引其他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物质鼓励是指将志愿服务表现纳入评优、入党考核、就业推荐等体系中,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实践育人奠定基础。充足的保障也是推动志愿服务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关键因素。高校可设立专款专用的志愿服务经费,精简申请流程,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同时,还应提供专门的场所,方便志愿者开展项目讨论、岗前培训等活动,保障志愿服务组织的硬件设施。

作者:王 鹂 于林民 马昭文


 

上一篇: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增强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实效性